儒道至圣 - 第337章 策论双问
儒道至圣 作者:永恒之火 非包月作品
第337章 策论双问
儒道至圣 作者:永恒之火 非包月作品
第337章 策论双问
方运道:“若是这样人人选的三篇策论都是十国、妖蛮和安民。但实际上进士不可能都选这三篇圣院应该有什么手段避免吧?”
董知府道:“自然。若强行选这三题答得不好那便是自不量力不会取舍在答题前就已经败了。而进士又不是只取主政一方的大员工部、户部和刑部等都需要大量的相关人才。写灭妖蛮策论得乙的人去刑部远远比不上写法理策论得乙之人。若两人评等相同那么后者成进士的可能更大因为我景国缺精通司法的进士。若是两人都落榜那不出意外后者有很大可能成为‘同进士’即景国向圣院索要的追加进士的名额。”
“原来如此。若想成为进士前三那最好写这老三篇策论若想更容易中进士那便应该避开老三篇中的至少一篇。举人试虽然和进士试不同但为了日后的进士试准备最好是举人试选什么进士试就应选什么。”方运道。
“不错。你要争的是状元。”
“学生谨记。”方运道。
“另外因文曲星动今年的举人试和进士试的名额有所增加这对你来有喜有忧。人多了你争状元的机会就一些这是忧。至于喜那便是我国今年额外多了三十个同进士的名额。”董知府道。
方运先是一喜因为景国去年也只录取三十位进士今年就算加倍取六十额外的三十个同进士也是一个巨大的数字。随后方运一愣道:“喜?莫非这同进士的名额跟我有关?”
董知府笑道:“当然与你有关。在你出圣墟前圣院的人你第一次书山过了三山二阁而武国和庆国的秀才不知为何大批失败。惹得半圣认为两国学子不堪造就所以把另外两国的同进士名额夺了一部分分到咱们景国。不过现在我们才知道你何止过了三山二阁。你都已经入了第四山那三十同进士必然会铭记你的大恩。这是一份沉甸甸的人脉”
方运点了点头这次没有客气或谦虚。景国这三十个同进士完全是他在书山努力争来的。
“这次封爵也会考虑到这个因素。爵位可能只是从三品文侯但别的赏赐会很重。好了。我们继续策论。策论中的十国、妖蛮和安民是大分类而真正的考题有时候是一句话有时候是半圣写的几百字有时候甚至干脆摘抄古书的故事。”
方运轻轻点头。
董知府又道:“进士试和举人试不同。进士试之所以出现老三篇乃是因为进士试是为人族选人才所以题目极大。但举人试则主在为国选贤良所以我便从历年的策论中选三题。你在黄昏前快速答出不求完善无缺旨在让我摸清你的长处和短板。等你答完三题我评判完后。再给你留十题明日晚间我会来评判。”
方运面露苦色别人答三篇策论至少用十二个时辰自己倒好最多有三个时辰的时间。
“你少在那里装蒜我知你文思敏捷又有上品奋笔疾书定然可以完成。准备好纸笔”
董知府完从桌子上拿起毛笔思索了十几息提笔书写一边写一边道:“我选十九年前的举人试题目三篇你来作答。”
不多时董知府写完第一篇题目递给方运道:“你先答这篇策论。”
方运接过一看微微皱眉这篇策论题目是双问开头就是“圣教化君国政。明德之君知固本重农治兵修备。”
这篇题目后面就是围绕前面发问众圣负责教化而国君负责政务真正的国君应该首重农事与军务那么作为一国读书人应该如何为国君献策。
方运没有立刻作答而是先思索这农事与军务的关系因为这种题叫“双问”。
方运心想双问题在进士试中都不多见那年的举人试中竟然有这题深觉十九年前的举人倒霉。
十国重经义所以经义已经被考生们研究到每一个细节而诗词和策论虽有研究但书籍很不容易买方运只看过十七本有关策论的写作指导书籍而那些书中的解双问之法太过模糊。
奇书天地中也不可能有双问的解答之策方运只能靠自己。
当时方运收集了能找到近年所有双问类策论题目共三十二题然后找出这些题目的范文共一百七十篇然后反复阅读优秀策论和差等策论对比两者之间的不同之处再寻找优秀策论之间的相同之处。
经过一天的努力方运终于发现双问策论的要点在于“关联”“并重”和“统一”而明白了这个观点方运再对照那些范文发现凡是这三点能写好的大都是甲等而写好两点的至少是乙等那些差等策论除了答非所问的大都是没把握好两点。
方运思绪纷飞把自己总结的经验用在这道策论题目上。
“若想得乙等必须分别对农事和军务有良好的对策并且把两者联系起来。但要想得甲等就不仅仅是联系那么简单而是要站在更高的角度站在一国之相的位置把农事与军务统一。那些甲等范文好则好但称不上妙因为他们是强行把双问的不同类别统一。以此篇为例农事就是农事军务就是军务强行统一起来只能是一些“屯田”之类的老套手段但若要两者更完美统一应该添加一个纽带而这个纽带在现如今的国家中又不能强过农事和军务否则就是喧宾夺主跑题直接丁等。”
“所以真正的甲等双问好文不仅要有‘联系’‘并重’和‘统一’必须还要有‘纽带’这就是方向而具体如何献策农事和军务则是道路。若要得甲等两者缺一不可”
方运有生活在一个高度发达社会的经验自然知道什么是一个万能的纽带。
在想好纽带后方运就根据景国的现状分析然后思索对策。
一刻钟后方运提笔在开头就直指统一回答:“臣对:无农不稳无军不固无商不富。农者……”
董知府就站在方运身边仅仅看了前十二个字目光一闪。
策论最忌讳跑题偏题明明是农事与军务却加一个地位不如两者的商写好了则罢写不好恐怕直接丁等。
不过董知府没有轻易下结论而是继续看下去。
方运经过五次才气灌顶又得文曲星照思维极其敏捷很快把自己所知所见所闻的一切联系起来然后迅速分门别类再挑选出适合此篇策论的内容最后再进一步精炼。
那些普通举人书写过程都是下意识进行但方运得文曲星照后思维已经达到进士的程度这些过程都非常清晰地在他脑海中出现。
在农事方面写了几句方运脸上突然浮现一抹微笑因为他在写的过程又有新的发现这策论和经义不同经义是分析圣人之言必须要面面俱到主要表现圣人之道自己还在次要位置。
而策论根本是在献策是在向君上和考官展示自我那么面面俱到反而落了下乘一专多能才是策论答题的第二个要素。
于是在写农事的时候方运没有学策论指导书籍那样用洋洋洒洒数千言来献策而是在写了一些问题对策后笔锋一转写到:“无农不稳何以稳农?”
接着方运就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把农事的重点落在“稳农”上。
董知府一看差一点拍案叫绝在农事方面很多人都提出重农思想和对策但是“稳农”却比“重农”更加具体更加精确不仅能抓住考官的眼光也更符合策论的理念。
董知府盯着方运的头很想知道这个家伙脑子里装的是什么怎么会这么机敏因为“何以稳农”四字一出哪怕是方运写的稳农之策和别人的重农之策一模一样但就凭这四个字也能稳压其余考生。
写完农事方运又开始写军务景国边患严重景国的考生若是答题必然会围绕对付妖蛮进行但方运则秉承专精的答题理念不写军工不写兵将而写“军纪”然后从军纪稍稍延伸到军心明明白白写只有军纪才能让军人有心有魂。
写完军务方运松了口气稍稍稳住自己心神重新阅读一遍前文最后点点头确定自己写的和自己所想一致神态更加沉稳。
董知府一直在观察方运看到这一幕他在心中暗叹真是名不虚传方运刚才的举动看似普通却已近“明己”。一个人活得越久越知道了解自己最难而“明己”还要高于“自省”自省只是提醒自己的过失“明己”却能准确地知道自己的错与对不仅要改正自己的错更要坚持自己的对。
董知府一直沉浸在“稳农”和“军纪”两策之中他没想到一个少年举人竟然能写出这般深刻的道理不仅远超他这个进士而且很具有可行性。
“董大人我答完了。董大人?”方运道。
“哦?”董知府脱离思索两策的状态然后叹息一声看着方运。
“十九年前你若在密州解元必非我。”
方运恍然大悟原来这是董知府当年的考题他不仅在十九年前参加了举人试而且还是密州的举人第一。
第337章 策论双问在线阅读
第337章 策论双问
- 肉文屋 /
第337章 策论双问
-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